
书评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间够长,长到足够爱上别人;新欢够好,好到差点忘了你——可为什么某个瞬间,心还是会疼?”
上一章:《简·爱》:“当爱情缺席的时候,你要努力些,努力工作,努力让自己进步。男人有了事业,便有女人。女人有了事业,即便没有爱情,至少还有钱。” | 下一章:《致一百年以后的你》:"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
爱上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忘掉一个人,有的人却需要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当你还沉浸在一个人思念一个人的世界里的时候,你以为的爱情,也许在别人的眼里,不过是雾中花而已。
所以,当你以为:
“时间够长,长到足够爱上别人;新欢够好,好到差点忘了你——可为什么某个瞬间,心还是会疼?”
也许,我们心疼的,并不是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人,心疼的而是自己,那个固执的自己,那个以为TA也会如你这般想他的你。
又也许,在时间的尽头,写不尽的爱情的故事里,在海湾的边上,还有余情未了的男男女女。
不过,当爱在心口难开,思念填满你心里的每一片空间的时候,一个陌生女人或者是男人的来信,也许,会打开你记忆的闸门,将你带回当年当时当地。
今天,博主久案文学就和大家分享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简介
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的是一个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女人对一个她爱了一生的男人写的告白信。但讽刺的地方在于,这个男人,却不记得她究竟是谁。这是爱而不得还是说,要忘掉一个人,就需要一生的时间?
这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部小说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在爱情的时间里,不管是暗恋还是单恋还是双恋,即使时间可以重叠记忆,即使新欢可以麻痹失去爱人的痛苦。
但是,在某一个猝不及防的瞬间,旧伤依旧会撕烂你心里的所有伪装。
这就如那封信所说的那样:
“你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人,但你却从来不知道我的存在。”
二、13岁的惊鸿一瞥
正如张爱玲对爱的诠释是: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而在1920年代的维也纳,一个生活贫苦的寡妇的女儿,在一次见到了隔壁搬过来的作家R,她也是生出了类似的感觉。
那个在她的眼里,一直“带着淡淡香水味、总在深夜弹钢琴”的男人,在她刚好情窦初开的时候,出现在了她的生命里,成为了她灵魂的烙印。
在表现少女对这个男人痴迷的时候,茨威格用异于常人的笔调,写出了少女对男人无尽的爱。
“她偷走他丢掉的烟头,在无人处亲吻”
“她整夜趴在冰冷的地板上,只为透过门缝看他房间的灯光”
“她记住他每一件西装的颜色,却不敢与他目光相接”
作者还特别提到一件事,当这个作家在带一个女伴回家的时候,这个当时年仅13岁的小女孩,一个人在黑暗中独自站了整整一夜,爱,却也是痛,爱情的欢愉过后,总是会有痛随之出现。
也因此,作者用13岁的惊鸿一瞥,来奠定了这女人在爱情世界里的悲剧色彩。
三、18岁的献祭仪式
后来,女孩的母亲改嫁了,这个女孩也跟随着母亲离开了维也纳。
成年之后,她依旧心心念念13岁那年,她眼里的作家,于是,就回到了作家的公寓对面,当工人。
后来,她以一个陌生女人的身份,和作家共渡了三夜。
在这三夜里,作家称赞她“像薄荷一样清新”,却不记得她的姓名。
清晨醒来时,作家偷偷地往她手包里塞钱,因为,作家以为她是妓女。这深深地刺激了她。
当她要离开的时候,作家送给了她一支白玫瑰。也许,作家对每一个跟他共渡良宵的女人都会送一直白玫瑰,但她却将这视作珍贵异常的礼物,此后的每年生日,她都会匿名送作家同样的花。
四、记忆的复活
女人怀了作家的孩子之后就离开了。
后来,孩子出生了,为了养活作家的孩子,她沦为了高级的交际花。许多男人都为她而倾倒,伯爵许诺给她名分,军官为她决斗,就连作家最亲密的朋友都爱上了她。
但是,当她与作家再次相遇的时候,这个曾经睡了无数个女人的风流才子,还是认不出眼前的这个女人就是他当年的邻居少女,那个三夜的情人。
但令读者觉得讽刺的是,当作家再次遇到这个女人时,虽然他不记得在过去,这个女人曾经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他却依旧用同样的搭讪词说道:
“您像薄荷一样清新。”
女人不知道该喜还是该悲,也许,在作家的心里,有这女人的一席之地。又也许,这个女人只是和他遇到过的无数个女人一样,除了逢场作戏还是逢场作戏,而又也许,他会对每一个他遇到的女人说:
“您像薄荷一样清新。”
再后来,作家的孩子,病死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在高烧中写下那封信,信中说道:
“我的一生始终属于你,而你对我的一生一无所知。”
五、迟来的顿悟
小说的结尾,读完信的作家试图寻找那些模糊的记忆,他开始想起了那个女佣的女儿模糊的脸,开始想起了某个清晨仓皇离去的背影,开始想起了每年生日准时出现的白玫瑰。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无从追溯,因为,对这个作家而言,那个女人终究只是一个陌生的女人而已。
也许,作者是想要借此结局来嘲讽那些为孤独的爱而祭奠了自己的一生的人:
你以为你这辈子都会无法忘记一个人,但你不知道的是,在那个人的世界里,你由始至终都从未出现过。
六、爱的本质
通过这个令人觉得忧伤的单恋故事,茨威格让读者明白了:
所谓“忘记”,不过是把日日的思念伪装成古井不波;
所谓“新欢”,不过是一个随时可以被替代的替换品;
所谓的爱的痛楚,就证明了有些爱早已超越爱情本身;
当合上信纸,那句“我等着,永远等着”让每个读者都忍不住自问:
我的生命里,是否也有某朵不敢触碰的“白玫瑰”?
上一章:《简·爱》:“当爱情缺席的时候,你要努力些,努力工作,努力让自己进步。男人有了事业,便有女人。女人有了事业,即便没有爱情,至少还有钱。” | 下一章:《致一百年以后的你》:"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
Copyright 久案文学-我的个人博客.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Theme by He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