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type=='index'&&$page=='1'}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久案文学

书评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上一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间够长,长到足够爱上别人;新欢够好,好到差点忘了你——可为什么某个瞬间,心还是会疼?” 下一章:《长恨歌》:“时间不够长?可有些人,十年也忘不掉;新欢不够好?可有些人,一出现就让你觉得像他。”

“当落日的余晖映照满天的晚霞,当春天的风吹着你的影,我想在异度的时空里轻轻地说我想你。”

在这春天的季节里,我想,爱情应该是春的影子,有着春的气息。在这样的季节里,某一个夜晚的安静时分,点上一盏小灯,在书桌上放上一本有关爱情的诗集,让那文字流过心间,让那情怀写满世界,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博主有幸读到《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这本诗集,里面的文字,充满了作者炽烈的情感,作者的灵魂,也在那一个个文字的跳动间呈现在读着面前。

虽然,在我看来,《致一百年以后的你》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诗集,而是一封穿越时空的长信,但书里有作者的诗歌,散文和书信,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书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我从中看到了作者的孤独,作者的渴望。其中,有一句诗,将我深深打动了: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这句诗,饱含了作者对爱情最简单的向往:两个人,一个小镇,一个无人打扰的世界,一起看落日晚霞,一起听晨钟暮鼓。这句诗,在如今这个追求物质至上的社会,尤其显得珍贵,也很令人向往。

下面,博主久案文学将为大家介绍作者茨维塔耶娃其人以及她的重要作品:《致一百年以后的你》

a1de393c-661e-4050-9a47-9451fb36163b.jpg

一、茨维塔耶娃:一个被时代碾碎的诗人

茨维塔耶娃出生于1892年,殁于1941年。她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也是痛苦的一生,也是闪耀的一生。

茨维塔耶娃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年纪轻轻就已经小有名气。她写的诗歌,为时人所诵读,她的文字,为时人所钦佩。她的文字充满了激情和打动人心的力量。但她在现实中的遭遇却颇令人同情。

茨维塔耶娃成年之后,嫁给了谢尔盖·埃夫隆,但丈夫因为加入了白军,被迫流亡海外。她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忍受着饥荒。

后来,茨维塔耶娃又被迫流亡欧洲,她在欧洲没有钱,只有孤独。

再后来,遭遇了斯大林的大清洗,茨维塔耶娃的丈夫被捕,她也在回到苏联之后不久就自杀身亡。

在这样一个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贫困,孤独的一生里,茨维塔耶娃用诗歌来救赎自己。

她曾写道:

“我的诗,像珍贵的酒,终会有它自己的节日。”

这是因为,她知道,在那个年代里,她写的诗,不会被人们所理解。所以,她将希望寄托于未来,她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在未来能够被人们理解。

因此,她为自己的诗歌起了个书名:《致一百年以后的你》,并在书中不断地向那个未来的读者倾诉自己的孤独与痛苦。她就像置身于一片无边的黑暗中,苦苦地等待那束要一百年之后才能够照进来的光。但也正因此,她的才华,她的情感,她的精神世界,才能够更好地被世人理解,被世人悼念。她的文字,也在苦苦的百年等待中,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曙光。


二、“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茨维塔耶娃有一句被人引用无数次的诗句: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在某个小镇,共享无尽的黄昏,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这句诗是出自她的诗《约会》。

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是想要写给当时的具体的某个人,而是想要写给她心目中理想的灵魂伴侣。终其一生,她都在寻找一种理想的爱,一种超越时代束缚,超越身体束缚的灵魂之爱。

也正是因为她对爱情异于常人的追求,才让她有了更多的爱情经历。接下来,博主和大家说说她的一些爱情故事。


1. 与帕斯捷尔纳克的纸上爱情

1922年,茨维塔耶娃开始和诗人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通信。

虽然在现实中,这两个人并未真正地在一起生活,连见面都很少。但是,他们之间的往来书信,却是成为了20世纪最能够打动人心的文学情书之一。帕斯捷尔纳克在信中说:

“你是我的第二个呼吸。”

茨维塔耶娃则回信说:

“我爱你,就像大海爱它海底的礁石——激烈而无望。”

两人的爱情只存在于文字里,就像她诗中的“小镇”“黄昏”一样,是一种她当时无法实现的乌托邦式的爱情。


2. 与里尔克的“三角通信”

1926年,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和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之间展开了一段传奇的“三角通信”。

当时里尔克已病重,茨维塔耶娃在信中狂热地表达了对他的崇拜:

“我不是在写信,我是在吻你。”

里尔克在收到茨维塔耶娃的信不久后去世,这段精神之恋就戛然而止了。

茨维塔耶娃在悼念他的诗中写道:

“你走了,而我却要活到一百年后,才能遇见你。”

于是,便有了《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这样的名字。于是,也注定了,茨维塔耶娃的爱,注定只有未来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


三、孤独诗人的永恒等待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这本书,最为令人震撼的部分是她对“未来读者”的倾诉。她在散文中写道:

“我的读者还未出生,我的读者正在成长,我的读者将会理解我。”

深受时代束缚的她知道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精神不会被时代接纳,但她坚信文字是有生命的,她坚信在那并不太遥远的未来,她的诗歌将会穿越时间的长河,在未来的世界里找到真正的知音,正是这种如同宗教般的信念和追求,让她的文字,有了更多的殉道者的悲壮色彩。

在现实生活中,茨维塔耶娃是孤独的,她的丈夫被逮捕,她的女儿被流放,她自己也最终在绝望的世界中自缢。但是,在她所创造的诗歌的世界里,却让读者感受到了爱情的永恒。那个世界,有小镇,有黄昏,有钟声,更重要的是,有她渴望一生却从未得到从未感受到的宁静与爱。

今天,当我们重读茨维塔耶娃的诗歌,相信你我都能够感受到那字里行间所传递出来的炽热的情感。我们作为她等待了一生的“一百年以后的读者”,也将能够从中感受到她对爱情不舍不弃的追求、


四、结语:

茨维塔耶娃的《致一百年以后的你》不仅是一部诗集,更是一部灵魂之书。她的“小镇”“黄昏”“钟声”是现代人对抗浮躁世界的有力武器。

在快餐爱情盛行的今天,她的诗提醒我们:

真正的爱,可以超越时间,超越现实,甚至超越生死。

她最终没有等到她的“小镇”,但她的诗歌,却成了无数人心灵的归宿。


上一章:《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间够长,长到足够爱上别人;新欢够好,好到差点忘了你——可为什么某个瞬间,心还是会疼?” 下一章:

Copyright 久案文学-我的个人博客.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Theme by He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