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type=='index'&&$page=='1'}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经营好自己。”真正的爱,不是消耗自己,而是成就彼此;不是牺牲自我,而是共同成长。-久案文学

书评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经营好自己。”真正的爱,不是消耗自己,而是成就彼此;不是牺牲自我,而是共同成长。

上一章:《纳瓦尔宝典》:“月薪3千和月薪3万的区别,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下一章:《被讨厌的勇气》:“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成熟,就是微笑着接受所有的后果和结果。”

大家好,我是读书博主久案文学。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有关自我成长的主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是一本关于人生的书。这本书原本是作者克里斯坦森在罹患癌症后,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他将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思维应用于个人生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幸福、事业与家庭的观点。其中,作者所强调的一个核心观点之一便是:

只有经营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

他用严谨的管理学理论和真实的人生故事告诉我们:

真正的爱,不是消耗自己,而是成就彼此;不是牺牲自我,而是共同成长。

作者认为: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经营好自己。”

可能当大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难免会有些疑惑。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难道不是用心地去爱一个人吗?为什么会跟经营好自己有关呢?

然后,结合该书作者所提到的观点以及博主本人的生活经验,我们会发发现,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只有你自己有能力了,你才能够给TA提供你所想给TA所能给TA的。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你说你很爱你的妻子,整天把爱挂在嘴边。但当你妻子说想去马尔代夫旅游的时候,你却面露难色,因为你的余额只有100块。难道这就是爱一个人的最好的方式吗?

而如何才能够以爱之名,行爱之实?最好的答案就是经营好自己。只有你经营好自己,你才有经济能力,才有把控情绪的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才能有更好的方式去表达你的爱意。

下面,跟随博主来看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样的内容,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7e0ba03c-eed2-4168-970c-12ec09822f85.jpg

一、克里斯坦森自己的故事

克里斯坦森本人就是“经营好自己,才能爱别人”的践行者。

克里斯坦森在哈佛商学院任教期间,曾一度陷入事业与家庭的矛盾。

当时,他正致力于研究“颠覆性创新”理论,工作很繁忙。

但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如果只顾事业而忽视家庭,最终可能会像许多成功人士一样,在晚年后悔莫及。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

每天固定时间回家,陪伴家人,哪怕是最重要的商业会议,他也会在下午6点前离开。

这个选择看似简单,但在竞争激烈的学术圈,要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并不容易。

然而,正是这种“自我经营”,在经营自己事业的同时也不忘记经营自己的家庭的决定,让他既能获得学术成就,同时又能拥有幸福的家庭。

后来,他在书中写道:

“许多人认为,爱家人就是为他们拼命赚钱,提供物质保障。但真正的爱,是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你的付出。”


二、安迪·格鲁夫的故事

克里斯坦森在书中还提到了英特尔前CEO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的故事。

格鲁夫在同行及同事眼中,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但在职业生涯早期,他也曾因过度投入工作而忽视了身体健康。

直到有一天,他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这个时候,他才猛然意识到:

如果连自己都无法照顾好,又怎么能真正照顾好自己所爱的人?

从那以后,格鲁夫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合理饮食,并重新规划工作时间。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自我的转变,反而让他更有精力去关爱家人,甚至在事业上也取得了更大突破。

他后来在自传中写道:

“牺牲健康去追求成功,是最愚蠢的投资。因为当你倒下时,那些你本想去保护的人,反而要为你承担痛苦。”

这个故事完美诠释了克里斯坦森的观点:

爱一个人,不是透支自己去满足对方,而是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才能长久地陪伴与支持。


三、克里斯坦森的学生的故事

书中还讲述了一个哈佛商学院学生的真实案例。

这位学生(书中化名“马克”)在毕业后进入了一家顶级咨询公司,收入丰厚,但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上。

他认为,拼命赚钱就是爱家人的方式,因此长期缺席家庭生活。

然而,几年后,他的妻子提出离婚。马克无法理解:

“我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这个家吗?”

但妻子告诉他:

“我需要的是一个丈夫,而不是一个提款机。”

克里斯坦森分析道,马克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

他把金钱投入到维持家庭的关系中,却忽略了“时间”和“情感”的投入。

真正的爱,不是单方面牺牲,而是双方共同成长。如果一方完全放弃自我经营,最终反而会让关系失衡。


四、如何实践“经营自己,才能爱别人”?

如何实践“经营自己,才能爱别人”?在书中,克里斯坦森提出了三个关键的原则,这三个原则能够帮助读者在爱他人的同时而不失去自我。


第一个原则:明确人生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许多人会把“成功”定义为财富或地位,但真正的幸福往往来自家庭、健康和个人成长。

克里斯坦森建议,每年做一次“人生审计”,确保你的时间分配符合你的追求。

同时,作者也告诉读者,要警惕那些“边际成本”陷阱。因为那些短期的牺牲,可能会给你带来长时间的不良影响。

比如,为了加班赚钱而错过了孩子们的成长,看似是“为家庭付出”,但长期来看,亲子关系的疏远可能会一直都让你觉得无法弥补,从而愧疚在心。毕竟,人是不能够回到过去的,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就是错过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第二个原则:在100%的选择上不要妥协

如果你想每天陪家人吃晚饭,那就坚持100%,而不是“尽量”。因为一旦妥协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第三个原则:多花时间在个人成长上

在如今这个社会,每行每业的竞争都很激烈。个人的成长是必要的,当一个人停止成长的时候,将会影响到工作,晋升,收入等,这些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个人和家庭的关系。

比如,人到中年,失业了,一直处于失业的状态,会让家里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因此,如果你爱家里人,爱妻子孩子,除了要花时间在工作上之外,个人的成长也不要忽视。要关注自己的精神状态,情绪,个人技能的发展等等。


结语:爱是双向成长,而非单向牺牲

通过阅读《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本书,我们会发现,它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它用商业思维揭示了爱的本质,同时作者也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爱不是自我消耗,而是自我增值;不是放弃成长,而是共同进化。

作者克里斯坦森也在书的最后写道: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你如何影响你所爱的人。”

所以,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掏空自己去满足对方,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完整。因为只有当你足够强大,你的爱才能真正持久、健康、充满生命力。

这,或许就是这本书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启示。


上一章:《纳瓦尔宝典》:“月薪3千和月薪3万的区别,不是努力,而是选择” 下一章:

Copyright 久案文学-我的个人博客.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1.7.4 Theme by Heie